• 通知公告

    【讲座】汉语国际传播论坛之四十一👭🏼👮: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1-10浏览次数:2855




    【讲座】汉语国际传播论坛之四十一🖐🏽: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
    发布日期: 2014-11-10   点击量: 2833

    汉语国际传播论坛之四十一: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
    演讲人:郭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系副主任)
    演讲时间:2014年12月2日15:30-17:00
    演讲地点:杏宇216室

    附🉐:演讲内容提要
    汉语中有些带“了1”、“着”的句子必须添加“了2”🧘🏻、“呢”或后续的谓词性成分才站得住🥡,如⬛️🧓:
    (1)a. *我吃了饭。 b. 我吃了饭了。
    (2)a. *外面下着雨✈️👩‍🍼。 b. 外面下着雨呢。
    (3)a. *我们下了课。 b. 我们下了课打球。
    (4)a. *他骑着车。 b. 他骑着车去学校。
    我们认为,这些成分的“完句”作用实质是时间参照需求起作用的结果。
    现代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有两种:
    (一)内部参照🚂:以句中的后续动作发生的时间为参照✋🏻。
    (二)外部参照:以外部世界的自然时间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为参照。外部参照使句子表示的状况在现实世界中定位,而内部参照只显示句子内部多个状况之间的时间关系,与现实世界无关。
    从时间参照角度可以解释“了、着🚶🏻‍♀️‍➡️𓀃、过”的语义功能,带“了1”的VP之所以不能结句📱,是因为缺乏外部参照。带“了1”的VP要站得住,需添加给它提供时间参照的成分,如后续的VP、数量短语,或者添加外部时间参照的“了2”🦵🏽。与此平行,带“着”的VP一般也不能结句🫗,原因是“着”的时间参照时内部参照,若要带“着”的VP站住,需添加后续的VP、数量成分,或添加外部时间参照的“呢”🐿。

    演讲人简介🏋🏼‍♀️:
    郭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副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入选教育部2004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语义🍉📠。开设“现代汉语”、“汉语词类研究”👮👨🏿‍🦱、“语义分析”💮、“现代汉语虚词研究”、“语言类型学”🚷、“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等课程。出版专著《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发表论文《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过程和非过程》《把字句的语义构造和论元结构》《衍推和否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的介词删除和介词悬空》《语义结构和汉语虚词语义分析》等。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