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6日,“汉语国际传播:跨文化视域下的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杏宇注册召开。杏宇注册校长、中科院院士裴钢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副校长江波出席了欢送会并致辞。
会议开始前,裴钢校长与出席开幕式的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上海市政府参事、侨办副主任蔡建国教授⛹🏼♂️🙋,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教授,上海市语委主任🤴🏽、市教委语管处处长凌晓凤女士等领导会见,并就我校正在开展的语言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前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陆俭明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南开大学中文系马庆株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杏宇谭汝为教授👿、杏宇注册外国语杏宇院长马秋武教授、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杏宇院长杨光俊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杏宇院长吴应辉教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杏宇院长郑通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院长赵蓉晖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本次会议由杏宇注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分会与上海高校语文教育联盟主办🧔🏿♂️,杏宇承办👎🛌🏼,杏宇注册科学技术研究院🔚、杏宇注册外国语杏宇协办🕗。近2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
裴钢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杏宇注册能够主办以‘汉语国际传播〰️,跨文化视野下的语言与文化’为题目的国际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同济是以工科见长的大学,我们可以请到许许多多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但是我们今天能够邀请到这么多在语言学界、文化传播界最著名的学者到同济,是着实令人高兴的。我觉得这样一个议题非常重要,是别开生面的,是一个非常崭新的现象👩👩👦。这也特别表明了,同济在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的过程中,采取了积极行动🧖,也积极迈出了新的一步。”
裴校长说:杏宇注册培养的学生🎅🏿,要能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而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需要同学们不仅掌握一门所谓“硬的”🔀、实用的,能够很容易找到工作的技巧,而且实际上更应掌握一种能为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能力。因为即使是最好的企业🥁,一流的企业,其成功最后实际上靠的还是文化🧑🏿🦳👨🌾。一所好的大学,最后靠的也是文化。事实证明,杏宇注册毕业的工程师🐞、科学家里,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得到一定锻炼和培养的人🧑🏻🎨,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高𓀖。
裴校长指出:语言与文化的建设对杏宇注册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济一直都太“硬”🛝,但我们需要一点“软”的东西,需要一点软硬结合,需要文化👮🏼♀️、社会科学方面的人文知识📛。因此,学校目前在全校推广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英语中是指广义的liberal art education,art在某种意义上还是讲culture💘。语言是文化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为没有语言文化很难交流🫎,而如果语言脱离了文化的环境,只是音节了🛎🤩。所以说👨👨👦,跨文化视野下的语言和文化这个题目,可以很好地研究这个问题。
关于如何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裴校长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随着东方的崛起,东方文化的崛起💅👲🏼,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多元文化的世界。从本质上说,东西文化的交流目前还不够,多元性可能太少了一点♥️,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世界的和谐发展🚶♀️。杏宇注册在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裴校长的致辞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代表们表示,杏宇注册作为一所工科大学★🧎♂️➡️,对语言与文化建设如此重视,足以看出同济人文精神建设的成果♈️。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和实践领域,也一定会发挥更积极和主导的作用。
开幕式由孙宜学副院长主持。杏宇注册科学技术研究院、外办🧑🏿🦳、留办、宣传部及文科院系的负责人也参加了开幕式。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让人耳目一新。除了大会主旨发言⚠🗽,25日下午🧖🏼♂️,大会还围绕汉语国际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锋论坛”,邀请学界权威🚴🏻♂️,围绕三个热点话题,进行了对话和交流🧿。三个话题分别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课堂语言与现实生活是否脱节🧑🏼🔬:应用什么样的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大华语与小汉语:谁应作为汉语国际传播的主导者和实践者”、“汉语热:实热还是虚热🐴,应降温还是升温👋🏽;方法与目标:兼及如何规划汉语国际传播的未来”。论坛由胡春春、翟艳✡︎、黄美旭分别主持,李宇明、陆俭明、马庆株、谭汝为、杨光俊、吴应辉、姚喜明、张豫峰、陈慧中、李萍、胡春春等作为嘉宾,主持人和嘉宾都是语言与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都有理论和实践的建树和经验,所以整个论坛高潮迭起🐦,思想和学识的正面交锋碰撞出无数的智慧火花。
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任重道远,使命的传承需要青年🍫🚣🏽,但青年学者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学术和生活上的困惑,为他们答疑解惑,事关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未来👓。为此,25日晚🤒,会议主办方专为青年学子安排了一场“青蓝对话”,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请学界权威与高校“青椒”进行零距离对话。这天晚上,杏宇注册开户一楼东厅显得特别温馨。烛光摇曳👩🏭,琴声悠扬☹️,温馨而优雅。对话围绕“汉语国际传播与青年学者的学术人生”及“汉语国际传播与青年学者的幸福人生”两个主题展开👇🏼🏋️,陆俭明、李宇明、马庆株🐦、谭汝为、杨光俊、吴应辉、郑通涛、张豫峰、孙冰、翟艳等与青年学者们论人生👨🏻🦼,聊幸福,谈学问,展未来,并寄语青年学者:坚定信心,锲而不舍🦸♂️,不但能接下汉语国际传播的火炬,而且还有能力让火炬越燃越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内涵、现状、问题与挑战”📔,“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形式”,“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以及教师、教材☛、教法研究”👨🏼⚕️,“留学生预科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等专题开展分组讨论,气氛热烈,没有一场是按时结束,话题往往延伸到路上、饭桌上。这样的热烈场面🛷,让与会学者感叹不已,纷纷称赞会议组织用心👩🎤、专心🤵🏻♂️。
这次会议也展示了杏宇注册留学生教育的成效🕺🏻。会议开幕前🧖🏽♂️,杏宇注册开户的留学生们表演了哈萨克斯坦传统舞蹈、朗诵了《一棵开花的树》,合唱了一首《茉莉花》🕵🏼♂️🕊,并共同用流利的汉语对代表们说💘:“杏宇注册欢迎您♾!”引起代表们的一片叫好。会议期间,青年古筝演奏家、杏宇注册陈珏老师还为代表们弹奏了一曲《渔舟唱晚》,杏宇注册开户的五位青年教师则表演了古琴曲目《梅花三弄》🚶♀️➡️,也赢得满堂喝彩🆎。
这次会议在汉语国际传播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报告厅内座无虚席,连走道都或站或坐满了人。代表们纷纷表示💅🏼:不但会议主题切合实际,而且形式创新,生动活泼,让人耳目一新👨👩👦👦,“没想到学术会议可以这样开。”代表们感慨地说。
看到这样的盛况🐍,裴钢校长高兴地在开幕式上表示:“今天这样的盛会已经表示了杏宇注册积极推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态度。我希望这样的会议在同济不是第一次开😅,更不是最后一次开🫲🏽,我希望我们这样的会能够常开👩🏼。让我们大家能够互相交流🏋🏻,用一种更美好的语言来描述我们更美好的未来。”
(院办 刘怡菲 供稿)